澳门黄金城,黄金城赌城

图片
南方日报:70年治水书写江门水利事业辉煌篇章
发布时间:2019-09-27 15:11  来源:南方日报

“堤固了、水清了、景美了!”郑强是江门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,经常牵着小狗在江门城央绿廊碧道散步,话语间洋溢出满满的获得感。

这是一条仅7公里的碧道,却生动呈现了侨乡大地“人在景中、景在水中、人水相依”的生态美景。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,江门发生了沧桑巨变。一代又一代水利人与全市人民一道,栉风沐雨,砥砺奋进,谱写了一曲曲治水兴水赞歌,书写了水利事业辉煌篇章,为江门经济发展、社会和谐进步、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
●撰文:郑琦 郑合泽


治水安民

逾7000宗水利工程筑牢生命屏障

“十年逢九灾,人畜望天生。”这句通俗的民谣道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,江门不旱就涝、不涝就旱、十年就有九年灾的真实写照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百废待兴。数据显示,1949年江门地区仅建有山塘等蓄水工程57宗,灌溉数万亩;引水工程138处;江海堤围106条,保护耕地43万多亩;修建窦闸304座。水利工程防灾能力薄弱,水旱灾害肆虐,水利惠民生保安全效益十分低下。

兴水利,除水害。新中国的成立,为水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,江门市把水利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,取得了历史性突破:

1951年,新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宗联围筑闸工程,即睦洲联围;1958年9月下旬,为改变恩平“三日无雨田龟裂、一场大雨水连天”的恶劣状况,5000多名建设者陆续进场,大坝破土兴建,拉开了兴建江门最大水库——锦江水库的序幕;1974年7月,“江新联围”正式命名,并启动建设;1998年,江新联围防御标准提高到了50年一遇标准;2015年,总投资1.85亿元、总装机容量9310KW的鹤山市沙坪联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建设……

一步一个脚印,江门水利工程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大增强,扭转了“大雨大灾,小雨小灾,无雨旱灾”的被动局面。如今,江门是全省的水利大市。全市水利工程共7509宗,是全省水利工程宗数的十分之一;各类型的水利工程齐全,拥有水库602宗,水闸1993宗,小水电站256宗;已建成堤防692宗,堤长2560公里,还有蓄水1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山塘977宗。

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江门水利进入了高速发展期,水利工程保安全效益日益显著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完成水利投入76亿元,加快建设了潭江河流治理工程、江新联围加固工程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、病险水库(闸)除险加固等项目。江门城区基本达到防御外江(海)50年一遇洪水(暴潮)标准,县(区)和重点乡镇达到20年一遇标准。

随着防洪抗险能力显著提升,江门防洪保安全水平日益提升。2018年,第22号台风“山竹”在台山海宴镇登陆,最大风力16级,12级风圈覆盖三区四市,是有史以来正面袭击江门的最强台风,潭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,块头之大、风力之强、潮位之高、防御之难前所未有。

面对这场历史罕见的水灾害,江门实现了同级别台风损失最少,创造了强台风正面登陆点人员零死亡、零重伤的奇迹,夺取了防风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。


治水惠民

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逾12万公顷

“我还从来没有试过在家门口就能喝上自来水,这是头一回!”2016年12月,鹤山市鹤城镇小官田杜屋村的75岁老人杜仲甫提起村里半年前通上的自来水,仍然难掩激动心情。

当年,根据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,江门投入3.7亿元,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。2018年底,江门彻底解决了台山、鹤山、恩平33.4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,农村居民喝上了更安全、更放心的水。

小农水,大效益。以人民为中心,江门坚定不移建设一批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水利设施,使民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。

江门的西部,有一个有着“生命之水”之称的锦江灌区。它是江门最大的中型灌区,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,由于渠道年久失修,灌溉效益、节水效用大打折扣,灌区功能逐渐丧失。2016年,江门投入1.89亿元,对灌区进行了渠道清淤、衬砌等工程措施,大大提高了渠道的输水能力。

据统计,项目实施后灌溉面积达20.2万亩,其中改善灌溉面积16.41万亩,恢复灌溉面积3.79万亩。平均每亩增加粮食产量60公斤,年增产粮食984.6万公斤。累计年增产粮食总量为3258.6万公斤,每年可增加灌溉效益4301.35万元,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。

“十二五”以来,江门共完成了6个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、4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,4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。全市改善和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.98万亩,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。2017年,全市总灌溉面积13.93万公顷,为新中国成立前不足1.6万公顷的8.7倍。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.7万公顷,占总耕地面积的80%。

70年来,江门水利人坚守治水惠民的初心,修建一宗宗灌区、一条条供水管网,以前动则崩堤、涝渍不断的沙田,变成丰收的粮仓,以前靠手摇的取水,变成了干净好喝的自来水。

让山川巨变,让流水欢歌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不断实践,在侨乡每一条江、每一条河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,不断满足百姓过上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美好新向往。


治水悦民

去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省第一

沙坪河是西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,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,是鹤山50多万人的母亲河。

“还记得小时候,沙坪河河水很清澈,河又宽,我家住在岸边的中东西村,夏天的时候还和小伙伴在沙坪河游泳、抓鱼。后来,随着城市发展,两岸的企业多,周边生活的居民越来越多,沙坪河逐渐被污染,变黑变臭,有时河面还飘着垃圾。”今年50多岁的冯海强是地道的“老沙坪”,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在沙坪水利会工作,看着沙坪河的水由清变浊。

如今,沙坪河发生了蝶变,从遍布垃圾、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河,摇身一变成为绿水秀美的滨水长廊,是当地百姓踏青赏景、玩乐悠闲的好去处。

“3万多平方米的沙坪河河滨公园可以说是一步一景。你无法想象,就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淤泥堆积、环境恶劣的泥沼滩。”鹤山市民刘菲感叹说:“如今,这里清水环绕,绿树婆娑,柳暗花明。”

河湖健康一头连着政府的公信力,一头连着百姓的心。沙坪河的巨变,源自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践,来自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的坚定步伐。

河长制为新时期治水翻开了新的一页。两年来,江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全面落实河湖长制,争创了侨兴特色,树立了全省标杆。

2017年9月,江门完成了建机制、搭机构、立规章任务,比广东省部署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了3个月。全市设立了市级河长19名、县级河长96名、镇级河长783名、村级河长1342名,实现了“每条河流都有河长”“每个河长对应一条河流”。

全省创造性提出巡河履职“三个清单”,创新“第三方巡查”明查暗访机制,率先开展“五清”行动,健全完善潭江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……2019年5月,广东首次公布河湖长制2018年度工作考核结果,江门名列全省第一,获得优秀等次。

数据显示,江门江河水质持续向好。2018年,江门九个“水十条”考核断面年均值水质优良比例为100%;根据江门河长制水质考核断面监测数据,2018年末劣V类水体比率比年初下降了51.8%,达标水体比率上升了41.7%,优良水体比率上升了41.9%;2019年1—8月,全市劣Ⅴ类水体比率同比下降了14.6%,达标水体比率同比上升了23.0%,优良水体比率同比上升23.5%;建设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的美丽侨乡初见成效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70年辉煌成就来之不易,新的征程任重道远。展望未来,江门水利将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行,水利还将为450多万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依托。